道士
词语解释
道士[ dào shi ]
⒈ 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。
例那道士又执令牌,烧了符檄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英Taoist priest;
⒉ 修佛道之士的略称。魏晋时指和尚。
例佛教初传此方,呼僧为道士。——《盂兰盆经疏下》
英monk;
引证解释
⒈ 有道之士,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引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“古之道士有言曰:‘将欲无陵,固守一德。’”
汉 刘向 《新序·节士》:“介子推 曰:‘ 推 闻君子之道,謁而得位,道士不居也,争而得财,廉士不受也。’”
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﹝ 第五伦 ﹞遂将家属客 河东,变名姓,自称 王伯齐,载盐往来 太原、上党,所过輒为粪除而去,陌上号为道士,亲友故人莫知其处。”
⒉ 炼丹服药、修道求仙之士。 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卫将军 王涉 素养道士 西门君惠。
引君惠 好天文讖记。”
晋 郭璞 《游仙诗》之二:“青谿千餘仞,中有一道士。云生梁栋间,风出窗户里。借问此何谁,云是 鬼谷子。”
唐 韩愈 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:“君昆弟六人,先君而殁者四人。其一人尝为 郑 之 滎泽 尉,信道士长生不死之説。既去官,絶不营人事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潘烂头》:“潘烂头,不知何许人,为道士于 京江,有异术。”
⒊ 道教徒。
引《梁书·沉约传》:“﹝ 沉约 ﹞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,称禪代之事,不由己出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梁敬帝绍泰元年》:“齐 主还 鄴,以佛、道二教不同,欲去其一,集二家论难於前,遂敕道士皆剃髮为沙门。”
胡三省 注:“道家虽曰宗 老子,而 西汉 以前未尝以道士自名,至 东汉 始有道士 张道陵、于吉 等,其实与佛教皆起於 东汉 之时。”
俞平伯 《重过西园码头》:“受罪有和尚道士可以超度,想呼奴唤婢则有泥塑的金童玉女。”
⒋ 佛教徒;和尚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一·竺道潜》:“恢 嘲之曰:‘道士何以游朱门?’ 潜 曰:‘君自覩其朱门,贫道见为蓬户。’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王树勋》:“松公 故喜佛法, 树勋 投其意指,公大赏鉴,因命易装为道士。”
国语辞典
道士[ dào shì ]
⒈ 信奉道教的人。
⒉ 方士、仙人。
引《文选·郭璞·游仙诗七首之二》:「青谿千仞余,中有一道士。」
宋·苏轼〈后赤壁赋〉:「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。」
⒊ 泛称有道之士。
引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「古之道士有言曰:『将欲无陵,固守一德。』」
英语Daoist priest
法语prêtre taoïste
分字解释
※ "道士"的意思解释、道士是什么意思由落吧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随着老一代卫道士在自相残杀中将自己烧焦,在盲目的谜团解难者筋疲力尽并为无意义的目的继续无益争斗之际,生物智能设计的狂热者被智性的激励,热情高涨,更有目的。
2.厉风拉开门,走了出去,就看到那院子里面,已经占满了七长八短,高高矮矮,胖胖瘦瘦,或者英俊,或者丑陋,或者古拙,或者风liu的修道士。
3.这道士吹嘘他能呼风唤雨,化水成冰。
4.这是木梁和木槌相撞击的声音,它召集修道士集合晚祷。
5., 我儿,你可知你出生之时,云游的疯道士说你有帝王之相,日后定能安邦定国,为父自是不信那些神鬼之说。
6.一种是唐宪宗嗜好丹药,因为服用道士柳泌的丹药过量而导致性情暴躁,最后暴卒。
7.中国道士流派,要求追随老子的教义但是也混合着泛神论和巫术.
8.右边身材较为修长的道士丰姿魁伟,龟形鹤骨,大耳圆目,须髯如戟,竟然是武当派开山鼻祖张三丰。
9.兵不离阵,车不离站,道士和尚不。
10.这名叫方天野的道士此时面对着越无幽告了声罪,大方诚恳,脸上的市侩神色也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,与之前简直判若云泥。
相关词语
- zhàn shì战士
- dào zàng道藏
- lì dào yuán郦道元
- zhī dào知道
- nǚ shì女士
- bái yī shì白衣士
- shuò shì硕士
-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说会道
- jiào dào叫道
- qí shì骑士
- yuàn shì院士
- nán shì男士
- nán dào难道
- ruì shì瑞士
- wèi shì卫士
- jiǎ sì dào贾似道
- dào guāng道光
-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
- cǎo yī shì草衣士
-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
-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
- dào jiào道教
- shēn shì绅士
-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声载道
- bái yī dào白衣道
- gàn dào干道
- tóu tóu shì dào头头是道
- 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
- dào yì道义
- xián shì贤士
- yín dào淫道
- huà dào化道